泉州网12月8日讯(记者 陈智勇)千家罗绮管弦鸣,四海弦歌共乡音。昨晚,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开幕式南音专场演出《海丝飘南音·故乡月正明》在梨园古典剧院举行,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喝彩。
从1981年泉州举办第一届国际性南音大会唱至今,包括本届已举办14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吸引了海内外南音团体、专家学者、南音爱好者踊跃参加,形成规模效应和重要影响。
昨晚,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市区梨园古典剧院举行开幕。现场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陈小阳 陈智勇 摄)
别样开场发布南音世界传播图
《海丝飘南音·故乡月正明》秉持继承传统、弘扬发展的宗旨,开场节目由前来参加大会唱的海内外38个南音社团代表共同参与,数十名南音弦友各尽所长,同台演奏嗳仔指《出庭前》。演出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持前来参加盛会的海内外南音社团名牌逐一走上舞台,并连缀组成层层海浪形状,象征“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南音大会唱”。同时,在演出舞台上通过LED屏发布南音世界传播图。
“千百年来,南音随着泉州人远渡重洋,传播到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一个月,世界各地点击访问泉州南音网的就多达71个国家和地区,范围遍及五大洲。”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开幕式总导演、市舞蹈家协会原主席蔡湘江对开场节目《出庭前》的创意比较满意,该曲目采用台上、台下一齐奏响的方式进行,海内外南音弦友弦管齐鸣,为开幕式营造一个热烈宏大的场面。
昨晚,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市区梨园古典剧院举行开幕。现场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陈小阳 陈智勇 摄)
专场演出呈现千年古乐薪火相传
南音专场演出《海丝飘南音·故乡月正明》由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为主承担,共有南音演奏《凤凰展翅·客鸟过枝》、表演唱《百鸟图》、南音表演《四时景》、琵琶弹唱《趁春光》、洞箫二重奏《春秋》等曲目,有传承,也有创新,亮点纷呈。最后,一曲表演唱《归巢》将演出推向了高潮。该曲目是以泉州南音2023年首次亮相央视春晚的参演节目《百鸟归巢》和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百鸟归巢》为基础进行的再创作,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专家学者和海内外弦友的好评。
该场演出艺术总监、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负责人庄丽芬说,这场演出集中体现了泉州南音传承创新的最新成果,在传承南音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表演形式,看点十足:在传统南音《四时景》中加入形体、香道和茶道的表演;在南音传统曲目《趁春光》中,加入了琵琶小组演奏演唱;在南音打击乐《踏青》中,集中展示南音打击乐器四宝、酒盏、响盏、小叫、扁鼓等,音色各美其美、节奏丰富多样。参加演出的均为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中青年演员,有80后、90后,也有00后,体现了千年古乐薪火相传。
昨晚,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市区梨园古典剧院举行开幕。现场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陈小阳 陈智勇 摄)
大会唱搭建海内外弦友交流平台
共唱乡音,共叙乡情。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南音弦友聚泉交流。今年已经68岁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荣誉社长丁宏海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每届南音大会唱均前来参加。2017年,他曾携音乐剧《九歌·意象》在泉州作专场演出。该剧以古朴的南音和梨园戏曲艺术为主轴,融入了现代剧场和舞蹈处理,成为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的一个亮点,为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注入新的内涵。
“南音大会唱为海内外弦友搭建了交流平台,此次主要是带年轻弦友到南音的故乡学习。”丁宏海说,早期新加坡的南音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传承,现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不少新加坡当地的年轻人都学起了南音,参加此次盛会对年轻弦友提升演唱演奏技艺将有很大帮助。
澳门南音社是此次前来交流的人数最多的南音社团,30余人组团参加大会唱。澳门南音社监事长林德超祖籍晋江,10多年前到澳门发展,与澳门南音弦友走在一起,经常交流演唱南音,还组队参加各种活动,通过不断交流提升南音表演艺术。
直播回放
12月7日19点30分,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开幕式《海丝飘南音·故乡月正明》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举行。泉州网《直播泉州》全程直播。>>点击回放直播
12月7日8点45分,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祭祀郎君活动在泉州南音艺苑举行。泉州网《直播泉州》全程直播。>>点击回放直播
点击图片进入海艺节官网
【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