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

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2019-11-24 09:14:45      来源:泉州网

  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来自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

  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上,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约旦等的国外专家,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的国内专家,从不同视角诠释多元文化魅力,增进文明互鉴。论坛以“美美与共——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下设三个分论题,演讲嘉宾从文学、美学、书法、戏剧等不同领域进行演讲与对话。□记者 许雅玲 游怡冰 林铭珊 郭雅莹/文 陈起拓 陈晓东/图

  传统与未来

  ——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历史之路,更是一条文化发展之路。在历史上,它连接着中外贸易往来,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当下的“一带一路”语境下,它又发挥着什么作用呢?昨日上午,在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上,来自戏曲、文物、美学、文学等领域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传统与未来——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分论题进行深入讨论。

  古老剧种国际共享要坚持独特文化品格

  王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化品格是指中国各剧种基于历史、地域、族群等诸多因素,在艺术上形成的个性特征,构成了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根脉与灵魂性的指标。在中国戏曲对外传播时,文化品格的独特表达是彰显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标识。在世界文化多元并存格局中,作为剧种的个性化元素,剧种的文化品格是实现文化共享的重要保障与前提。

  在福建二十多个剧种中,最被世人所熟知的是以梨园戏、莆仙戏为代表的古老剧种和以泉州傀儡戏为代表的木偶戏,前两个被看作宋元南戏活化石,后者被看作中国古老傀儡戏传承最具创造性的品种。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寻踪中,福建古老剧种的文化品格鲜明而突出,这些剧种的传承与创造鲜明地显示了与其他中国剧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发展命脉。因此在梨园戏、莆仙戏和泉州傀儡戏的对外推广过程中,应以其特有的文化品格来进行定位,以更好地在国际文化空间中实现文化对话、文化共享和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古老剧种现今的文化样态。

  日本“调和体”源起中国书法

  荒金治 东京文物有限会社著名书法家、教授

  历史上,日本书法先从中国学习,然后酝酿出自己的特点。在遣唐使时代引进中国书法后,慢慢形成了日本假名书法(假名:日语的表音文字)。近现代也有类似的情况,杨守敬(清末民初杰出书法艺术家)等带来的大量拓片资料引起了日本书法界对古代书法的重视,进而出现“调和体”。

  “调和体”指的是日语书法,又叫“汉字假名混合体”或“近代诗文书”。现在日本书法界已经对这个概念有了共识,但并不是早就出现的。1933年,当时书法作品的主流是汉字作品与假名作品。金子鸥亭(日本书法家)提倡“调和体”的概念,形成日语书法。日语书法是由三个文字来组成的:汉字、平假名与片假名,这里的难题是汉字是硬的,假名是软的,不好调和。他为了汉字与假名的调和使用了很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一条素材是中国简牍,即简牍里的隶书的写法。从历史上看,隶书从中国传入日本或追溯到西汉中后期,因此,在这段时间的隶书的写法也许就是解读汉字假名调和的一把钥匙。

  文学是“海丝”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刘亚虎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海丝”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色,而文学作品和文学实践则以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故事、深沉的感情或深刻的思想诠释“海丝”文化,值得关注。

  看文学里的“海丝”,海上丝绸之路历程留下不少诗歌,勾勒出一部“海丝”发展的历史,形象地描述了各国经济的往来、文明的交流以及征程的艰险。而流传在福建等地的众多故事,以独特的形象,典型的情节,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交心交友、合作共赢的历史画面。“海丝”的诗歌与故事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传承有助于“海丝”文化的发扬光大,国家海洋软实力的新提升。

  看“海丝”影响的文学,海上丝绸之路不仅造就了多位富商巨贾,更对当时的社会思想演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明代泉州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就是一个典型人物。家族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经商史,对李贽冲破中国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思想有重要帮助,他追求个性发展,反对思想禁锢,主张“革故鼎新”,提倡平等包容。李贽的思想也通过“海丝”传播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

  海洋经济助推中国崛起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

  海洋在中国传统文明中是边缘化的,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国家观并不能为肯定海洋或者“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提供必要的支持,甚至海洋被视为国家稳定的异己力量。中国自宋代以来陆续出现的“海禁”甚至闭关锁国,正是这种世界观和国家观的必然产物。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海洋建立价值,或者为“海上丝绸之路”确立理论的正当性,也并非没有道路,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海洋被视为路基文明的延续物,从陆地、河流到海洋成为中华文明一个连续放大的系统。二是现代以来,学界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已打破了基础农耕生产方式的中原中心论,而认为它是中原农耕文明、北方草原文明和东方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并置的形态,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明或文化的整体。这种关于中国传统历史的新论述,无疑使海洋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实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三是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冲破传统的障碍,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中国崛起的一大重要因素。

  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法文化交流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1698年,自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出的第一艘商船“安菲特利忒”顺利到达广州港以来,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往开始进入到以中国与法国关系为主导的时期。18世纪,中国与法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更为密切,特别是在具体图像领域。

  我分享一个法国艺术家在具体图像领域交流互鉴的故事。故事的一方面,讲述了康雍时期清宫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等在耶稣会传教士的影响下,使用“海西法”绘制《耕织图》和美人画的过程;故事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耕织图》、美人图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伴随着当时大量中国物质文化产品,在被传教士和商人带回法国和欧洲之后,影响了著名画家如弗朗所瓦·布歇等人的装饰艺术创作,进而登堂入室,被改造成为欧洲历史画中诸如美神维纳斯等的形象,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历史过程。

  主题演讲

  中外交流在泉州有迹可循

  田青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举行,选对地方了。泉州比其他地方保存着更多中外历史交流的痕迹,而且有些文化痕迹是泉州独有的。

  提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我首先就想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路、商贸之路,还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思想之路。“一带一路”给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是佛教,一是音乐。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泉州开元寺等一些佛教遗迹,到今天仍然光彩照人。另外,古丝绸之路也是中外音乐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西域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原,并对隋唐燕乐产生重要影响,我们今天所用的很多乐器,如琵琶、筚篥、箜篌等都源自西域。泉州南音曲目《南海观音赞》,有一段与汉代张骞通西域所带回的“摩诃兜勒”乐曲相呼应,这就是泉州南音了不起的地方。

  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重视“和”的概念,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而不同”,“以它平它谓之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对话不是用某一种文化代替其他的文化,而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流,实现“美美与共”。

  泉州为中外艺术家打造交流平台

  于贝尔·马萨利 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

  古今中外艺术家都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奇心使艺术家能觉察、理解并分析各种人类活动,会很自然地挖掘并钻研当下稍有了解的技术和专业知识。遵循对艺术的态度,艺术家将这些发现与作品紧密相连,给这些灵感注入生命,激发别样的思考方式。

  我们的“TRANSIT(转折点)协会”很高兴参加此次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艺术交流论坛。我们将以论坛为契机,推动中外艺术家多元和谐交流,互相借鉴学习,互相关心、彼此共鸣。

  自古以来,福建以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艺享誉海外。对艺术家的开放与交流的态度,使艺术家能施展出众才华,并提升创新能力。感谢泉州为中外艺术家的国际交流打造有利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艺术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必将迸发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泉州海洋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李冀平 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泉州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遗产体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的世界商埠,成为中外文化互相交流对话和文明互鉴的国际窗口,开创了一条和平友好的自由航海贸易之路,一条连接东西方促进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一条东西方文明和多元文化包容互鉴的对话交流之路,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海洋和平贸易和“刺桐和平精神”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持续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重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保护,出台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作为泉州首部实体法进行立法,强调立法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泉州先后举办了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等活动,连续举办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澳门、金门、马六甲、迪拜等地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搭起面向世界、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之间的民心相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论题二

  交流与合作

  ——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这一公约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制定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推动发展中国家培育由现代传媒和视听技术支撑的文化产业有着重大意义。十多年过去了,文化多样性公约为各国带来了哪些利好?在“交流与合作——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给出了答案。

  文化多样性推动中国音乐创造性发展

  李宏锋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在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下,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元素,不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的风格创造,成为中国音乐“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以及创造多彩传统音乐世界、推动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一部中国音乐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音乐文化交流史。

  相比对现存传统文化丰富性的关注,学界对文化自身历史形态丰富性的关注稍显不足。尽管各领域也有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能与现实的文化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有机融合。

  我认为,以中国音乐艺术为例,一方面应关注当下形态多样的艺术形式存在,另一方面需注重对其历史形态与流变的考察,兼顾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格局、吸收外来,同时要立足于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不忘本来。只有对文化的现实丰富性和历史多样性拥有同等程度的认知,“文化多样性”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进而有效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借丝绸之路探索国际对话

  马可·巴拉特 英国皇家版画家协会主席

  2017年,我应邀到访银川。那时,我了解到在陆上丝绸之路建立的早期,宁夏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如同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其间,我受邀为纪念丝绸之路的一个大型项目提交计划书。

  我开始着手构思,希望制作以中国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地图。地图要叙述哪些内容?我倾向于叙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发起的丝绸之路合奏团,由许多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家所组成,成为我这次创作的重大灵感来源。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确定了总共有49个国家参与了丝绸之路,于是绘制地图时,在每个国家的位置都画上身穿传统服饰、演奏各自民族乐器的音乐家。

  我认为,丝绸之路是探索与国际对话的目标方向,既代表历史遗迹,也聚焦着未来的希望。同时,正如首次环球航行仍与西班牙以及麦哲伦、埃尔卡这两位无畏的航海家联系在一起,在各国人民脑海中,丝绸之路会一直与中国紧密相连。

  三地联手打造融合舞蹈艺术

  江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硕博士导师

  近十年来,北京、台北、伦敦三地舞蹈界共同打造了“舞动无界”舞蹈文化交流项目。这个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的舞蹈交流项目,每年选择上述三个城市中的一个地方举办,募集三地的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和舞蹈评论者相聚一堂,就舞蹈作品的创作展开研讨,并加大沟通,让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落到实处。

  通过交流与合作,三地舞蹈家联手打造了大量的舞蹈作品,既有差异也有融合,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也为三地舞业发展带来活力。“舞动无界”本质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舞蹈领域的有益实践,它在强化各自价值的同时也为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带来新的促进和推动。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互相尊重,彼此欣赏,共同发展。

  艺术展览合作成为中约友谊之窗

  穆罕默德·贾卢斯 约旦艺术家、画廊策展人

  文化是万物之综合,内涵甚广。文化是最宽广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人们了解他国文化。

  过去几年,中国驻约旦大使馆文化处在约旦组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向约旦人民展现中国的美术、音乐和民间艺术,极大影响着约旦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定义。因此,许多约旦艺术家亲身前往中国,观赏中国文化,我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我与许多阿拉伯艺术家一同到宁波参加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等主办的“意会中国”作品展,在采风活动中,与中国画家交流,并欣赏了许多中国美术作品。

  艺术展览合作促进了中国约旦两国文化交流,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意会中国”阿拉伯艺术家展览于2009年启动,每年在中国不同城市举行,目前由中国驻约旦大使馆文化参赞杨荣浩先生负责组织,吸引了众多杰出的阿拉伯画家参展。而去年2月,在约旦开罗举行的“春节·水墨风格”展览,七位中国女画家带来的传统和当代水墨画作为约旦人民带来美的享受。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越发重视文化领域的发展,并对此加大了投资力度。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考古、艺术、宗教、体育、文化、科学和教育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多领域多途径传播中国非遗文化

  马知遥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我与学生们一直致力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收集、整理工作。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还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保存于老百姓的手中,通过“口口相传”“手把手传授”等方式保存至今,是我们中华文化非常宝贵的财富,是构成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目前,我在国际教育学院任教,当我向我的学生们分享这些“非遗”故事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会在了解、理解的过程中产生心灵共鸣。在我看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一定是要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达成合作,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这就是文化互惠。

  在“一带一路”持续发展的今天,文化间的交流,文明的互相理解已经成为合作的前提。而作为各种文化、文明的重要文化元素,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应该成为交流的重要内容。在我看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非遗的海外传播正当其时。我们应该多领域多途径地传播中国非遗文化,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为文化交流和合作服务,也让我国的“非遗”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文化与旅游

  ——多视角的国际人文合作

  近年来,“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日历上,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旅游年等元素日益多元丰富。挖掘交流合作的良好经验,展望更深层次的国际人文合作,昨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以及意大利、韩国、北京的高校教授一同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以节事旅游促进文旅融合和国际交流

  马聪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日和特殊事件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消费的重要平台。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都曾通过节事活动带动文化的交流和旅游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旅游交流的频繁,我国节事活动发展非常迅猛,成为地方形象提升和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世界大型活动多次在中国举办,例如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22年即将举办的冬季奥运会等,大大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体育和旅游交流。

  同时,在国内,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提升,民俗类节庆活动受到空前的重视,加上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的开展,节事活动更是成为促进国内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

  发展旅游时要兼顾“非遗”保护

  苏珊·奥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

  2003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生活传统的定义涵盖了活态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营利,旅游业对生活传统产生了正反两面的影响,也使得生活传统的性质逐渐演变,成为集体所有、以社群为单位的现象。

  传统上,某些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制作手工艺品及表演艺术,可能已经与创造收入相联系,而如今,有更多不常或者从未用来创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日益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这可能带来负面结果,特别是文化商品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创造、表演或实施有关的生活传统时难免会失去对所属社群特有的意义。

  我认为,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环境中,更要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旅游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过度消费,平衡好生活传统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避免活态遗产失去原有的文化意义。

  泉州发展入境游潜力足

  蔡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下,入境旅游以其强大的文化交流功能、政治外交功能和经济促进功能,成为客观展示国家形象、地区形象的一扇窗口。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国际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国际文化和旅游活跃程度的一支晴雨表。

  历史上,泉州精美的陶瓷、醇美的茶叶由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欧洲,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也点燃了他们对精美商品货源地的渴望,形成“潮涨声中万国商”的宋元时期第一大港。在国际知名旅游网站Tripadvisor上,就不断有国际友人推介泉州的开元寺、东西塔、清源山等景点、景区。

  作为一个历史底蕴厚重、包罗万象的现代化城市,泉州发展入境游潜力足,一要推出优惠、便利的签证政策,二要在市场层面建立对入境游客的动态评估机制,塑造泉州旅游整体形象,并利用社交媒体做好推广。具体来说,就是加强民间交往对吸引入境游客所发挥的作用,例如出境旅游、求学、探亲的中国公民可以免费领取政府部门发放的特色小礼品,再到国外分发给外国朋友,加深他们对中国的向往和好印象。

  新时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对话日益频繁

  朱塞佩·莫迪卡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教授

  我出生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海滨城市西西里,这是西方到东方贸易与文化之路的起点。几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是联结中国和罗马,东方和西方世界贸易的陆、海、河必经之路。如今,借助现代技术和政府投资,全新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经由横贯西伯利亚和蒙古的铁路,丝绸之路不断复兴。

  近些年来,我在罗马艺术学院担任名义绘画教授和视觉艺术系负责人,我也以画家的身份与中国文化机构开展对话。我多次受邀参加中国的艺术年展、艺术会议,2019年年初,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的策划下,我收到创作有关丝绸之路主题艺术作品的委托,密切的对话交流经历给予我许多创作的灵感。

  这几年,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值得学习的宝贵文化素养和独特敏感性,中国学生与意大利甚至欧洲学生共聚一堂并互相交流,形成了前所未见的交流互换,产生了非凡的协同作用。中国学生不断加入罗马艺术学院也为学院带来接触中国艺术学院的机会,在大使馆和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意大利与中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加强语言教学文化双向导入

  李美景 韩国庆一大学教授

  语言是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交流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受到韩国企业大规模入驻中国以及韩流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韩语专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十分迅速。但我发现,目前,中国大学中,韩语存在着文化内容和项目不足、跨文化交际存在障碍或失误、教学内容偏向语言文学以及师资力量较为缺乏等问题。

  对此,我建议,在接下来的韩语专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中国本土文化和韩国文化的双向导入程度,不断优化课程配置和教学内容,更多地融入有关双方国家文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文化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教师应该抓住反映韩国语言文化的核心部分进行授课。最后要加强中韩两国之间教师的交流,加强两国大学和学术机构间的实质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出发,在现代的流行文化熏陶中,不断走向未来。

【编辑:赖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