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

泉州召开“西街交通优化提升”“西街业态发展”座谈会
2017-06-13 07:44:16      来源:泉州网

    核心提示

    走进千年西街,你总能看到古城最质朴的模样,这是老泉州的缩影。而不容忽视的是,这条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古街正面临无法承载的交通压力和交通隐患,人流、车流、流动商铺汇集在这条原本就狭窄的老街上。昨日,我市召开关于“西街交通优化提升”“西街业态发展”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字号商家、西街居民、开元街道和鲤中街道等相关人士就如何解决西街目前的困境发表意见建议。

    □泉州晚报记者 殷斯麒

    建议西街东段试行分时段限行

    近年来,西街打造步行街成为泉州市两会热议的话题,关于限行的呼声日益高涨。限行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兼顾居民、游客、商户等多方利益考虑,大家在座谈会中畅所欲言。

    

夕阳照耀下的泉州古城西街 (陈起拓 摄)

    薛祖瑞家族几代人都居住在西街,认为西街限行是应当且必要的,西街居民大多骑电动车或自行车出行,只要实行分时段限行,相信大多数西街人可以接受。

    开元寺僧侣代表释觉德表示,不少游客表示西街交通比较混乱,存在安全隐患,限行是个好办法。开元寺客流量很大,如果要限行应考虑在周边建设大型停车场,让小车、大巴等能够停放。

    旅游协会代表尤文辉认为,限行有必要,但是一定要做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议在周边的麻纺厂建设停车场。如果要将西街打造成为步行街,那就要对目前的商业业态进行整体提升规划,否则无法吸引人流。所以限行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提升,把工作做细做足了之后再限行。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对西街限行的方案进行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方案初步设想针对西街东段(即影剧院至新华路口,约800米的路段)实行分时段限行,将综合各方意见考虑是否限行、如何限行。

    “目前,在推动古城保护、西街提质方面已经进行了多项工作,包括从规划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委托中规院进行整体策划。积极策划生成一批落地项目。”市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表示,西街是否限行将充分考虑便民利民、疏堵结合、公交路线改造优化、业态提升等方面。

    拟设立经营业态“正面、负面清单”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作为泉州古城街区最完整的历史遗存,其代表了古泉州繁盛的经贸商圈。据统计,西街(钟楼到新华路)共有商铺(包括沿街自住房及其他用途房)共计251家(户),经营业态主要以零售和餐饮为主。零售业127家占比50.6%,主要经营时装鞋服、食杂百货、香烛佛具、地方特色食品、钟表等。餐饮店81家,占比32.27%。

    座谈会上,不少人认为,西街现有业态与一条历史文化老街的气质不太符合。尤文辉说,西街有一些老旧的童装店、服装店、臭豆腐店不利于打造文化街区形象,建议政府牵头设立西街业态管理委员会,将西街店面业主和租户纳入委员会统一管理。此外建议在西街成立老字号创意产业基地,设立非遗文化展示中心,提升西街的品位。

    老西街人林亚立表示,西街最重要的是人,了解西街,从了解一代代从西街走出来的文人志士开始。应该要挖掘更多人物的故事,这些都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产品。

    鲤城区方志委的王家缙表示,西街的业态不应该只是美食、伴手礼、文创周边,更要体现西街精神、西街故事。例如在独立书屋售卖西街故事读本、西街文人作品等等,让更多人了解和认知西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心培育发展适合业态,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打造古城3.0的目标。记者从市古城办了解到,西街经营业态管理意见正在酝酿,考虑设置经营业态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包括扶持鼓励经营项目、倡导鼓励经营项目,将泉州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泉州非遗文化展示等纳入正面清单,并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措施。同时设立负面清单,列出禁止经营项目,包括明火烧烤、歌舞厅等与西街传统商业文化和风貌不符的经营项目,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清单设立,对经营业态进行引导规范,加强服务管理。目前清单正在进行论证和调研中。

 

【编辑:黄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