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晚上,市区西街“大麦仓”主场两场演出,八场县(市、区)专场、合场演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音乐节已落下帷幕。其间,来自伊朗、印度、埃及、英国、希腊、荷兰、土耳其和非洲8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为古城各地百姓献上了一道道极具国际韵味的文化大餐,掀起一阵阵欢乐的浪潮。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留下的影响,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本报记者黄祖祥 詹伟志 黄耿煌 张文璟 周长锋 罗剑生 陈起拓 戴涵琦
群众性 异域风情百姓共享
11月27日晚,荷兰、马来西亚艺术团在晋江合场演出。曾两次夺得世界口琴大赛冠军的马来西亚Ozalis口琴乐团的三位美女成员,让观众大饱眼福。甄悦怡拿着世界上最长的口琴——和弦琴,这个口琴上的孔很多,一口气吹八个音需要很大的力气,如果不经过长时间训练是操作不来的;叶渼薇则用世界上最重的口琴——低音口琴表演,这个口琴重达2.5公斤,吹起来既是技术活、也是苦力活,必须有很强的肺活量;吹动世界上最小口琴的刘秋妮就轻松多了,这把口琴像1寸U盘大小,演奏时直接放进口中,双手可以解放出来拍打节拍,因为口琴太小了,她开始学吹的时候根本看不到音阶,只能凭着直觉来吹吸,经过几年苦练之后,终于能自如地操作这把小口琴。
荷兰Neuville乐队活力四射的激情摇滚,则让观众强烈感受到欧式摇滚的火热力量。乐队主唱Eddy Kneefel是个中国通,整晚演出中都是由他自己向观众报曲目和串场。他说自己的母亲是印度尼西亚和华人的混血儿,所以他从小就开始学中文,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非常感兴趣。这次活动让他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深入思考了解母亲家族的历史来源。
同一晚,韩国光州艺术团惠安专场表演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了观众眼球。近20名演员通过多媒体与现代舞蹈结合,倾情演绎《亚洲之光》。长达20多分钟的节目,运用3D等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光亮塑造了万物之形,用文化和艺术的形式照亮亚洲”的蕴意。演员们有力而柔美的身姿,淋漓尽致地展示现代舞蹈的独特魅力,震撼人心。光州演出节目总导演、舞蹈家朴真洙告诉记者,“节目融合多媒体、艺术、舞蹈、音乐等形式,寓意着韩国光州将跨过充满磨砺的历史,正在迈向未来。演出节目的主题是亚洲之光,它意味着不仅是东亚的中、韩、日三国,所有亚洲国家都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惠安本土的优秀传统节目同样引来台下观众一次又一次潮水般的掌声。动听的闽南语歌曲《叫阮的名》,令人回味无穷,洋溢浓浓的闽南地域特色;群舞《和谐阳光》,让人领略到惠女的勤劳与贤惠;服饰表演《惠女风情》,展示“惠安女”这道靓丽的人文风景;女声小组唱《惠安月》、舞蹈《姑嫂绣》,演绎着惠安女千百年来真实的美丽……
参与性 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第一次现场听口琴演奏,也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小的口琴,真不错!这种惠民的演出,让基层百姓大饱眼福,建议应当多多举办。”家住泉港区山腰街道的庄女士带着女儿一起来享受音乐文化大餐,她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尽管27日晚下了雨,可是观众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家住晋江龙湖的施先生一家三口专程赶到晋江戏剧中心,在他们看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级艺术表演风格能在同一个晚会上演,本身就是一次相当难得的机会,“荷兰的欧式摇滚音乐非常有激情,马来西亚的口琴表演则相当浪漫,我们以前从来没亲眼见过这么具有国际风范的表演。”
当晚,英国、伊朗艺术团南安合场演出吸引了近千名携家带口的南安人。当英国南希·布朗乐队主唱南希·布朗唱到《We Will Rock You》(摇滚起来)时,突然蹦下台,跑到观众的身边唱歌、跳舞、握手,全场嗨爆。晚会的最高潮出现在压轴上场的《最炫民族风》,三个“吉祥物”一样的电音三太子跳起《最炫民族风》。英国的南希·布朗和伊朗的梅赫娜拉“闯进”舞台中央,与电音三太子一起舞蹈。台下观众“呼”的一声,随着音乐挥起手、抖起脚。这一刻,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大家共享美好的国际艺术之夜。
刚参加工作的江青青说,“我控制不了自己,整个人都跟着节奏动起来。之前只能在电脑上、手机上听这些歌,这次能现场听到原汁原味、音效这么棒的演唱,实在太幸福了。”她与几位朋友亮起手机屏幕,充当荧光棒,拿在手上挥动起来。南安文化界的肖先生说,“今晚堪称是世界与民族的盛会。既有英国、伊朗的外国艺术家,也有本土的艺术工作者,既有歌伴舞《为南安喝彩》这样的美声唱法,也有通俗的芬克、布鲁斯、爵士、流行、民歌、英摇,还有老年大学老人们翩跹俏丽的《俏江南》舞蹈和电音三太子《最炫民族风》这样传统与流行结合的表演,可谓雅俗共享、亲民惠民、与民同乐。”
同样,得知印度和土耳其艺术团28日晚要在永春演出,节目还没开始,不少人就赶来找座位。现场不少观众说,以前在电视上也看过印度和土耳其的表演节目,但现场观看还是第一次。看了他们的表演,觉得生活气息很浓,虽然不能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从肢体表演中,完全可以领略到异国艺术的魅力。
促交流 互学互鉴机会难得
在27日晚日本横滨艺术团石狮专场演出中,石狮小演员表演的灯谜舞《福娃报喜》,让日本客人看得津津有味。“放手开拓,先生犹在前,打福建省城市名2字”,“调查后重组,打国名2字”,现场马上就有不少观众举手回答。“放手开拓,就是把‘拓’的‘手’去掉,是‘石’字,‘先生’有‘老师’的意思,在‘师’前面加个‘犹’,就是‘狮’,谜底是‘石狮’。”“调查后重组,就是把‘查’字中间的‘日’字拿出来,剩下的‘木’和‘一’合起来是‘本’字,谜底是‘日本’。”
“我们也很喜欢猜谜语,这种表演很有意思。”日本客人五十岚诚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当天下午参观走访了石狮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和姑嫂塔风景区,晚上又领略到“中国灯谜之乡”——石狮的浓厚灯谜文化。他们此行不仅感受到石狮潮流元素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且对闽南人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以后能够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两地文化繁荣发展。
“我喜欢这样一起来的感觉”,伊朗的梅赫娜拉说,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非常有国际视野,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艺术同台表演,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机会难得。英国的南希·布朗说,小时候在历史课上了解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当时走在世界最前沿。她认为,“海上丝路”就是为了追求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和更多的人去交流,扩大认识面,增进友谊。
非洲马里鼓队演员prince说,久闻安溪铁观音大名,那种浓浓的茶香让他难忘,这次来到安溪,他又喝上正宗的铁观音,觉得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安溪人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下次还有机会来到这里。
艺术团永春合场演出时,土耳其艺术团成员来自不同国家,领队ABDUL(阿卜杜)懂中文,所以记者与他的交谈轻松很多。说起永春,阿卜杜赞不绝口,空气清新,街道漂亮,中餐的味道很合口,永春小吃如麻粩特别棒,在泉州演出的舞台和音响效果很好,观众很热情……他们都喜欢上了这里,希望双方能进一步沟通、了解。
精彩纷呈的海丝音乐节演出已经结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扬帆启航。我们期待,远方的客人他日重逢,再续佳话;我们祝福,昔年“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城雄风不减,破浪前行;我们坚信,海上丝路的文化魅力源远流长,光芒永放。
【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