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览

中学物理老师 研发可编程南音木偶
2014-11-26 18:30:00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 (记者江晓媛 庄丽祥)就读于惠安开诚职专职三的小欧同学正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上,一点一点地仔细雕琢着眼前的一副荷花影雕,她告诉记者,像眼前这幅画架大小的影雕,大约需制作一个星期。“其实也有机器制作的。”小欧说,机器制作影雕要比手工快很多,“但是手工雕刻时我们可以掌握明暗变化,雕得比机器制作的来得生动。”

展厅中间,泉州七中的物理老师陈思鑫则带来了他与学生们一起制作的可编程人机互动木偶,机器约莫一扇窗户大小,造型是一个南音表演舞台,舞台上一位妙龄女子正在弹奏古琴,旁边一位穿着戏服的演员正在随着袅袅南音翩翩起舞,甚是有趣。

“这些木偶都是木偶雕刻传承人苏碰辉先生制作的,我们主要是通过机械制作,完成木偶的动作和舞台设计。”陈老师说,机器具有可编程功能,“只要输入编程,可以让木偶唱南音,也可以唱黄梅戏或者更多的曲目,动作也可以随着曲目变化重新编程。”

除了这个小舞台,陈老师还带来了他和学生们制作的具有闽南元素的“变脸怪”、“九阳归一”,以及远程控制的护理型洗发机器人、类海蜇运动探测体等,“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机器人工作室是希望开发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而更多地加入泉州元素,则是希望他们能多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一旁还有一些学生在进行现场制瓷、刻纸、制作永春纸织画、编藤铁艺,学生们的手艺让人称道。此外,学生们带来了印制有“泉州十八景”的小盘子、废弃水管制作的脸谱、东西塔造型灯笼等等也带有清新的“创意泉州”气息。

【编辑:黄冬虹】